发布时间:2024-08-09 人气:135 作者:雅智留学
众所周知,2024年奥运目前热度不低,
目前的最新奥运奖牌榜如下:
毫无疑问,中国和美国霸占了前三。
澳大利亚位居第三名的名次其实也不算低了...
但是,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的解读,将奖牌排名榜做了个新的排序,根据的是一个新的排名指标:
那就是人均奖牌。
而报道的来源还真来自澳洲本地...
这一下把澳洲排到了的第一
而目前的第二却垫底了...
澳洲九号台新闻8月6日报道,在当前奥运奖牌榜排名前10的国家中,澳洲凭借人均奖牌数的表现,奠定了其“人均奥运最佳国家”的地位。
截至8月6日上午,澳洲每百万人获得的奖牌数已超过一枚,是奖牌榜前10名中唯一做到这一点的国家。
具体来说,澳洲每百万人口获得了1.22枚奖牌,
这几乎让其他所有国家望尘莫及!
来看看这一全新的排名:
(图片来源:澳洲九号台新闻)
不仅如此,澳洲在人均金牌数量方面也名列前茅,达到了每百万人口0.48枚。
紧随其后的是荷兰,每百万人口赢得了0.94枚奖牌。尽管荷兰获得了7枚金牌,而澳洲的13枚金牌数量几乎是荷兰的两倍,但澳洲的人口却只比荷兰多1000万。
东道国法国则排名第三,每500万人口得到一枚金牌。虽然法国的总奖牌数超越了澳洲,但由于人口是澳洲的两倍多,其人均奖牌数排名相对下降。
体育强国美国虽然在奖牌榜上名列前茅,但在人均奖牌数上却滑落到了第7位,每500万人口仅获得一枚奖牌。
而中国在前十国家里则排名垫底,每2700万人口仅获一枚奖牌。
尽管中国运动员夺得了21枚金牌和总共53枚奖牌,但由于其14.2亿的庞大人口,导致人均奖牌数偏低。
要赶上澳洲的人均奖牌数,中国需要再赢得大约1375枚奖牌,这个数量任何一届奥运会上的总奖牌数还要多。
这个榜单仅统计了奖牌榜前10名的国家,目前新西兰则排名第12。
新西兰迄今为止已经为其520万公民赢得了3枚金牌。如果将新西兰包括在内,他们将以每百万人1.8枚奖牌的成绩超过澳洲。
此外,一些像圣卢西亚这样的小国在人均成绩上也表现出色。
该国人口只有17.9万人,但由于运动员Julien Alfred在周六赢得了该国历史上的首枚奥运奖牌,从技术上讲,他们每百万人拥有的金牌数达到了非同寻常的5枚。
新闻一出,立即引发了本地澳洲华人的热议:
“思路清奇”
“比不过,就玩人均了”
“虚伪”
大部分人显然是不卖帐的,那你如何看待这一排名?是否有他存在的意义?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
这几年,国漫的成长堪称 “开了挂”—— 就像最近爆火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笑着笑着就让人湿了眼眶。
表面看,是四个籍籍无名的小妖凑成队伍,学着 “取经天团” 的样子打怪升级,用最草根的姿态,硬是在 “西天取经” 的传说里走出了自己的路。可细细咂摸,这何尝不是我们留学党人生副本的真实写照?
一开始,我们或许只是带着点胆怯,想 “逃离原地” 去看看世界。可路走得久了,回头才惊觉,自己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庇护的模样 —— 能稳稳护住自己,会细心照顾身边人,更有了底气为值得的人和事发声。
其实啊,无论你来自哪座 “浪浪山”,是哪只不起眼的 “小妖”,所有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的人,说到底,都是这条漫长 “取经路” 上,并肩向前的同行者。
第一关
离开浪浪山——踏出舒适区
电影开头,小猪妖和小蛙妖忍受不了大魔王的责罚,决定逃离浪浪山。那一刻的他们,有一丝慌张,有一丝兴奋,更多是一种“反正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的倔强。留学生们的第一步,何尝不是如此?
浪浪山,就像是我们的“家乡舒适圈”:爸妈的嘘寒问暖,朋友约就能出来的夜宵摊,熟悉的语言,熟悉的空气。直到某一天,真的下定了决心,硬着头皮说一句:“走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小猪妖是逃命,我们是留学,但那种心脏怦怦跳、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一模一样。
第二关
在异乡组一个“怪队友”团
小猪妖在逃亡路上,和小蛙妖一拍即合,又陆续找到了两个小伙伴,组成了假唐僧取经队。虽然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唐僧师徒四人,但一路西行,他们互相照顾、互相打趣,四个性格迥异的小妖组成“草台班子”,堪称“最弱取经天团”:
小猪妖:负责热血上头,出谋划策;
蛤蟆精:负责插科打诨,关键时刻掉链子;
黄鼠狼精:社交达人,专治各种“社恐尴尬症”;
猩猩怪:社恐本恐,但战斗力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