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人气:540 作者:雅智留学
“大一年级秋季学期成绩不计入 GPA 的计算。大一年级秋季学期所修所有课程的成绩,在成绩单上会如实记载,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业情况,但对奖学金评定、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不产生影响。”
为何会有GPA焦虑?
有不少同学吐槽:好不容易进入了大学,以为不用再过“唯成绩论”的苦日子了,结果发现,还是一天到晚为了绩点卷复习……
从结果导向来看,小到评奖评优、交流交换,大到留学申研、保研名额,GPA 均为重要指标。
多所高校在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中指出,申请条件是专业成绩排名“名列前茅”。
0.1 分会让人失去保研资格,0.1 分也会让人上保研名单。
甚至有个高绩点对获取进入教授科研团队的机会有所帮助,一个日常拿高分、积极学习的学生总是能更快进入老师们的目光。
多所高校尝试取消绩点
近些年,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取消绩点,实行等级制的成绩评定改革。
1. 北京大学
去年年底,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宣布,将展开成绩评定试点改革.
这个新方案最重要的改革就是不再用绩点制的方式计算GPA,而是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用优秀率(A%)和优良率(AB%)替代 GPA,并将学生的成绩分为 A、B、C、D、F 五个等级。
北京大学给出了大致估算的标准👇
2. 浙江大学
浙大也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性质不同,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等级制分为五级制 A、B、C、D、F 和二级制 P、F。
3.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一共有三种成绩评定方法:五级制、三级制、百分制。
图源: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取消绩点,真的是好事吗?
一些同学已经表达了不一样的看法——
“绩点已经是最公平的了”
最轻松的就是纯绩点👇
甚至,对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等级制可能更麻烦,毕竟得涉及到换算和预估申请。
不过目前来看,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还是知道如何进行等级制换算。
等级制成绩如何换算?
在留学中,如果目标学校有自己固定的申请算分方式,那就需要提交成绩单让学校换算,优势是省了你自己计算的麻烦,缺点是GPA估分更加困难和模糊,失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如,美国院校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要求提交成绩认证,另一种就是不要求提交成绩认证,那就直接提交本科成绩单,学校自有判断。
而英国是按一等一学位、二等一学位、二等二学位、三等学位、普通学位来划分学生成绩👇
如何脚踏实地,正直拿分?
了解分数构成 :很多老师在第一节课就会讲清楚怎么给分,比如课堂表现、小组作业成绩、期末考试分数、出勤各占多少,要把“保底”的分数都拿到,能拉开差距的部分就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完成,这样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
总的来看,清华大学实行的“大一上学期成绩不计入总绩点”政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内卷形成了一个缓冲,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完成“角色过渡”,也反映出国内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正逐步向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然而,要实现一个理想的考评制度,我们仍面临着漫长的道路。
但是,绩点制变等级制不代表“内卷”的消失。
GPA 对留学申请非常重要!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国内高校再怎么改革,过硬的学术成绩依旧是申请时的决胜关键!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