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3 人气:159 作者:雅智留学
2025年4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内,一场汇聚24个国家、246所院校的国际教育展拉开帷幕。
这场规模空前的盛会不仅展示了全球教育的多样性,更见证了《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的发布。
报告基于对28个热门留学国家的综合评估,揭示了留学目的地、专业选择与就业趋势的显著变化:英国蝉联榜首,新加坡跃居第二,美国因多重因素跌至第四,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则成为新兴力量。
蓝皮书首次从安全、成本、学术环境、就业支持等维度对留学国家进行评分。
结果显示,英国以8.9分居首,新加坡8.7分、加拿大8.5分紧随其后,美国则以7.8分滑落至第四。
这一排名变化映射出中国学生的理性选择:
英国凭借牛津、剑桥等百年名校的学术积淀,持续吸引追求深度学术研究的学子。
数据显示,2022/23学年中国在英留学生人数达158,335人次,较上一学年增长4.4%。
新加坡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
其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列第8和第11位,课程设置紧凑且注重实践,契合中国学生“高性价比”需求。
此外,英语主导的国际化环境、低犯罪率及与中国无时差的优势,使其成为亚洲留学的首选。
美国的排名下滑则与地缘政治紧张、STEM学科限制及安全预警频发直接相关。
2022/23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较2019年下降约9%,其中本科生人数减少显著,而研究生人数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伊朗、越南、厄瓜多尔等新兴国家通过宽松的签证政策与特色学科吸引留学生。
例如,伊朗德黑兰大学因历史文化和语言研究资源,近年中国学生申请量增长超30%。
蓝皮书指出,中国留学生的专业选择日益与国内新兴产业需求深度绑定。
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成为热门方向,60%的归国留学人员投身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
这一趋势受两大因素推动: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2022/23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中62.5%选择STEM专业,较2015年增长近20个百分点。
国内对高端技术人才的扶持政策,叠加企业对国际化背景的需求,促使学生将职业规划前置。
例如,新加坡通过“技能创前程”计划,为留学生提供大量产学研结合的实习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TEM学科热度不减,但部分国家的政策限制促使学生转向更开放的地区。
例如,德国因宽松的工签政策与低廉的学费,吸引中国学生转向其机械工程与可再生能源专业。
蓝皮书首次提出“留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概念,强调复合型能力的培养。
在此框架下,“世界游学联盟”倡议联合近40所中外院校,推出1-3个月的短期项目,涵盖实验室参访、企业实践与文化体验。
2025年教育展上,厄瓜多尔与越南首次参展,推出热带生态研究与数字经济等特色课程,成本仅为欧美国家的三分之一。
此类“轻留学”模式尤其受本科生与职场新人青睐。
数据显示,2024年参与短期项目的学生中,85%将其视为长期留学的“试金石”,30%通过项目获得实习或就业机会。
随着国内产业升级,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已成主流。
北京地区60%的归国留学人员从事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80%的创业者集中于新质生产力领域。
这一现象与蓝皮书揭示的专业选择趋势高度吻合。
就业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偏好也推动留学服务升级。
例如,多国高校在招生阶段即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并与中国企业合作搭建校招平台。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通过校企合作,使中国留学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
《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25》不仅是一份数据报告,更是全球教育生态的缩影。
从英美传统强国的“光环效应”,到新加坡的精准突围,再到新兴国家的差异化竞争,留学的选择从未如此多元。
而对个体而言,无论是伦敦的古老学院、新加坡的创新实验室,还是德黑兰的历史课堂,核心目标始终清晰:在全球化与本土需求的交汇处,以教育为桥梁,探索个人与时代的共生之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
这几年,国漫的成长堪称 “开了挂”—— 就像最近爆火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笑着笑着就让人湿了眼眶。
表面看,是四个籍籍无名的小妖凑成队伍,学着 “取经天团” 的样子打怪升级,用最草根的姿态,硬是在 “西天取经” 的传说里走出了自己的路。可细细咂摸,这何尝不是我们留学党人生副本的真实写照?
一开始,我们或许只是带着点胆怯,想 “逃离原地” 去看看世界。可路走得久了,回头才惊觉,自己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庇护的模样 —— 能稳稳护住自己,会细心照顾身边人,更有了底气为值得的人和事发声。
其实啊,无论你来自哪座 “浪浪山”,是哪只不起眼的 “小妖”,所有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的人,说到底,都是这条漫长 “取经路” 上,并肩向前的同行者。
第一关
离开浪浪山——踏出舒适区
电影开头,小猪妖和小蛙妖忍受不了大魔王的责罚,决定逃离浪浪山。那一刻的他们,有一丝慌张,有一丝兴奋,更多是一种“反正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的倔强。留学生们的第一步,何尝不是如此?
浪浪山,就像是我们的“家乡舒适圈”:爸妈的嘘寒问暖,朋友约就能出来的夜宵摊,熟悉的语言,熟悉的空气。直到某一天,真的下定了决心,硬着头皮说一句:“走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小猪妖是逃命,我们是留学,但那种心脏怦怦跳、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一模一样。
第二关
在异乡组一个“怪队友”团
小猪妖在逃亡路上,和小蛙妖一拍即合,又陆续找到了两个小伙伴,组成了假唐僧取经队。虽然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唐僧师徒四人,但一路西行,他们互相照顾、互相打趣,四个性格迥异的小妖组成“草台班子”,堪称“最弱取经天团”:
小猪妖:负责热血上头,出谋划策;
蛤蟆精:负责插科打诨,关键时刻掉链子;
黄鼠狼精:社交达人,专治各种“社恐尴尬症”;
猩猩怪:社恐本恐,但战斗力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