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18638700259

海外公务员 =「更香铁饭碗」?看完国内外差距,网友:格局打开了!

发布时间:2025-08-01 人气:4 作者:雅智留学

这两天刷到一条热搜:# 中国男子谈在加拿大考公上岸经验 #。


想必身为中国人,一瞧见「考公」这两个字,骨子里那股对 “上岸” 的执念便会瞬间被激活。


网友们也炸开了锅,纷纷调侃道:“没想到这上岸,上的竟是海外的岸”“这是开启全球巡考模式了啊”。




从这位上岸加拿大公务员的河南小伙Astro的分享来看,加拿大考公整个流程和企业招聘很像。


投递简历通过简历关后就是笔试、面试环节,笔试题一般会提前一周发放,然后以邮件的形式提交,相当于开卷考。而面试则是需要针对每个问题,用英语连续阐述10分钟。


最让人羡慕的是上岸后的工作体验。


加拿大也有大小周,但是人家的大小周是:小周休周六周日两天,而大周休周六周日周一三天!领导交代任务的时候也客客气气的满嘴“please”,工作氛围充满了「peace&love」。


自从考上了加拿大的公务员,Astro是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能爬10层楼了(不是……


不过,在加拿大当公务员毫无缺点吗?那当然也不是。


虽说都是「公务员」,但是国内公务员享有的很多福利待遇,在加拿大是没有的,甚至连食堂都没有。


除去租房、吃饭等生活成本,以加拿大公务员四千多加币的平均薪资,每个月并没有太多结余。


而且加拿大公务员的晋升通道有限,想要转岗又得重新笔试面试,作为外国人想要融入本地生活环境也是不小的挑战……


海外考公:

一条早已存在的「寻常路」


其实,在海外考公上岸,Astro并不是个例。


在社交媒体上简单搜了一下,也有很多留学生分享了他们的海外公务员上岸体验。


网友@小南瓜在奥地利  在奥地利Hallstatt哈尔施塔特的旅游局当上了公务员👇



网友@咸予 也分享了她在北欧当公务员的体验:



和Astro的体验类似,在北欧当公务员整体氛围也比较松弛和chill,假期充足、佛系办公,不过缺点也是薪资上限有限、晋升通道狭窄。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留学生分享在美国、法国、新加坡、日本、英国、荷兰等地考公上岸的经验和体验。



从这些分享来看,上岸海外公务员似乎并不算是一个特别特别小众的「赛道」,不少留学生也都另辟蹊径地选择了这样的上岸方式。


那么,相比国内,海外公务员真的很香吗?


先不急着下定论,带着你对比盘一盘,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


考公之路:

中外“画风”大不同


1

流程差异

海外考公通常是企业化招聘模式,没有类似国内行测/申论等统一考试。笔试、面试大多会提前发放题目供候选人准备,面试中也会更注重表达能力。


同时,为了避免身份歧视,在招聘过程中不会要求应聘者提供照片、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仅评估工作经验和能力匹配度


2

准入门槛

关于身份,海外公务员岗位报考并不强制国籍限制,持有合法工签即可申请,无需本国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部分联邦岗位除外)。


对于学历和专业,海外公务员的要求也不如国内严格,比如网友@苏叶 分享,在新加坡考公,个别岗位有diploma就可以报名,不限专业,也不限应届毕业生。


不过对于非本地人,想要进入政府部门难度不小,开放的岗位非常少,教育部可能是政府部门中对外国人最友好的了。



端上“铁饭碗”:

待遇和体验是甜是咸?

 

1

工作体验与福利

根据大部分上岸海外公务员的留学生们的体验反馈,海外公务员的工作压力相对国内普遍较小,工作节奏不快,没有高强度的考核,不用做PPT、写报告材料,更没有隐性的加班,哪怕是基层岗位裁员风险也比较低。


除此之外,海外公务员工作氛围友善和谐,领导没有官架子,不会PUA下属,同事之间沟通礼貌,不会出现命令式语气,更不会有勾心斗角、拉帮结派。


当然,最令大家羡慕的还是超长的假期福利。


有些国家已经开始实行「上四休三」,还有像加拿大一样每两周轮换“大周”(休2天)和“超大周”(休3天)的,年假叠加后年均休假超140天。(这假期数量真的会让人狠狠羡慕……


2

薪资与生活成本矛盾

海外公务员的薪资在当地的薪资水平中普遍不算高薪,拿加拿大举例,公务员月薪4000-5000加币(约2.1-2.6万人民币),低于2025年加拿大平均年薪(约6.7万加币)。


没有了国内常见的食堂、补充公积金、低价公寓等隐性福利,在海外的生活成本开销的负担不算小。


3

主动竞争的晋升机制

海外公务员岗位晋升需重新申请空缺岗位,通过笔试面试流程,直属领导无决定权。不主动申请则可能长期停滞。



“围城”内外:

光环差异与文化碰撞


1

社会地位差异

在海外,公务员仅是普通职业,无社会地位光环。华人社群更推崇医生、律师、码农等职业,公务员常被视为“躺平”选择。


反观国内,公务员的体制内身份在婚恋市场、社会评价体系中能够得到更高的认可。


2

适应与挑战

如果你是完完全全的「中国胃」,那么在海外生活只能吃白人饭将会让你感到痛苦。部分海外公务员还没有员工食堂,自学烹饪对不少人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除了要习惯饮食,海内外也有不小的文化隔阂,如果碰上了无亚裔同事的纯外语工作环境,适应的过程将会带来阵痛。



硬币的两面:争议与思考


1

「全球巡考」可行吗?

除了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语言能力则是硬门槛


如果选择在非英语母语国家考公,会说英语只是基本要求,最好还能掌握本地区通用语言(如法语、日语、泰语等)才更有竞争优势。


因此,对于非母语者,海外考公要面对的语言关的难度远超笔试


另外,与国内考公相似的是,海外考公热门初级岗位竞争激烈(如应届生/移民群体),而高阶岗位因经验要求竞争较小。如果目标是高阶岗位,可以尝试「曲线救国」,先在当地积累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再进行报考。


2

争议与考量

海外考公与国内考公的主要争议点在于薪资与成本,海外公务员岗位表面上看确实有假多、高薪、工作压力小的优势,但从生活成本、人脉与文化资源优势上来看,远不如国内公务员。


正如如网友调侃:“温哥华治好了颈椎病,却治不好中国胃;北京食堂养活了胃,却累垮了腰。“


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职业选择的逻辑基本如下👇


若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且语言达标,海外公务员是一条可行路径;

若看重职业光环与社会认同,国内体制仍是更优解。



看完这些维度的对比,相信你对国内外考公的区别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海外考公或许不适合所有人,但是也为不少留学生提供了一条选择的路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追求以及能力优势做出考量。


也许,真正的“上岸”并不是陷入某种单一的评价体系,而是拥有选择坐标系的自由。


祝大家早日登上属于自己的岸!🎉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本文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63870025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日

公司电话

18638700259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