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6 人气:222 作者:雅智留学
家人们,听说了吗?
44岁的张静初开辟了大龄女星全新赛道——「直播写作业」
这又是什么新型电子鸡血啊?
对躺平摆烂的新时代年轻人无疑是刀尖般的刺激。
图源网络
从早到晚,从白到黑,猛炫12个小时,主打一个超长待机。
学生党还没起床,张静初就已经开干了,打工人已经睡下,姐还在低头猛干。
彷佛被古希腊写作业之神附体了,沉迷学习根本无法自拔!赛博网友被她的自律和专注深深折服。
一些已经起效的网友给出服用心得:
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是可以反复服用的精神良药。
张静初的出现,狠狠的给正在逃避emo的年轻人当头一棒,躺什么躺,支棱起来。
从此,张静初成功晋升为考公考研党的陪学神器、“雅思人的神”。
01
张静初,内娱直播读研第一人
如果你看了张静初的直播,会发现这姐每天在小红书皱眉挠头的搞沉浸式写作业。导致她的相关词条都是👇
是的你没看错,她是真的在赶作业。
甚至连精神状态都和肝论文的学生党一样:毛发凌乱,双眼无神,满脸生无可恋。
这件事的起源要从去年开始说起。
去年3月,张静初考上了美国电影学院(AFI)的导演系,正式成为一枚在美留子。
美国电影学院AFI曾连续被 Hollywood Reporter 评为“世界第一的电影学校”,是所有去美国学导演的留子最向往的圣殿,是电影人的dream school。
大卫·林奇、《黑天鹅》导演达伦诺夫斯基、《小丑》的编剧都是来自这所学校,美国电影学院几乎就是好莱坞大师班。
有一说一,学校是真的好,也是真忙,当然毕业也是真的难。
然而,姐和大多数上岸的人一样,只在收offer时开心了一天。
从此之后,她的炼狱之路开始了。
写作业,上学,参加讲座,拍作业……张静初开始在互联网分享她的留子生涯。
几个月之前姐就开始搞耐力直播,全程不说话,和粉丝无互动,主打一个沉浸式写作业陪伴。
一写就是一整天,把大洋彼岸的学生和打工人都看傻了。
除了进食之外,基本不离坐。
一边吃饭一边写作业才不会浪费时间,学习党懂了吗??
12个小时的奋笔疾书,让镜头前的张姐,从精神焕发,面带微笑,到形容枯槁,眼里没光,完美复刻了每一个考试周破防的留学生和当代打工人的精神状态。
写作业时犯困,休息时兴奋,灵感枯竭时无语问苍天,心里有一万句抱怨的话,但就连白眼也不敢多翻,就怕眼睛合上昏死过去。
姐的真实让网友狠狠地震撼:“眼纹都出来了,是真的留子状态。”
当然,跟大多数赶不不及作业的留子一样,姐也会崩溃发疯。
例如,没日没夜地写了三天(每天至少12小时),写到凌晨一点的时候直接崩掉摆烂:“不可能写完了”,然后开始喝VC,吃坚果,睡大觉。
一整套大治愈的动作啊。
咱就是说,张静初这种大努力然后大崩溃的癫狂状态,不就是当代考试族和留子的真实状态吗
一个冷知识:张静初的卷王感从几十年前就有所体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张静初很多年前的英文采访视频?那时候她的口语表达已经相当准确且流利。(🎺偷偷告诉大家,姐会趁着寒暑假去上口语补习班)
02
张静初,内娱掌管学习的神
张静初,26天极限备考上岸,内娱掌管学习的神。
我们来回顾下她的上岸前后经历,三个步骤;
第一步:极限考研,创造了26天备考托福结果分数过百的神话。
半个月拍摄两个短片作品,申研时也是踩着时间压线,四天赶工三篇论文,堪称考神级别。
1天24个小时,她用15个小时学英语,1小时做3篇英语阅读,每天逼自己睡前背完200个单词。
托福考到100分,
作为一个年龄40+且很长时间没有学习的人来说,能在一个月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其中口语28分,大概相当于雅思8分)直接让姐成为准留学生的神🙏
张静初英语学习法甚至已经被人总结了出来成为互联网雅思托福人的教程👇
第二步:悄悄考研,接offer,上岸,上热搜。
去年3月,姐剪好了自己DIY申请上岸的VLOG,直接登上热搜,成了内娱女明星考研上岸第一人。
第三步:开启地狱模式的留学生涯。
AFI第一学年她需要完成3部短片创作。从组队、到筹拍、开会,准备剧本、道具、找演员、再到最后剪辑后期等等,一部短片至少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中间还要上课、写作业,整个人简直忙到飞起。
动不动和同学会开到晚上十二点,赶最后一分钟出学校,半夜两三点还在改剧本,第二天还要早起拍片,甚至四五个项目同时进行。
关键是忙成这样,姐还有时间搞运动!!!每一项都需要很多精力,真的很佩服她的强悍。
张静初说,“如果可以熬过第一年的AFI,以后的导演生涯中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它更可怕。”
在内娱丑闻满天飞的时代,张静初凭一己之力把学习之风吹了起来(当然,没卷动内娱,只卷到了网友),成为,内娱掌管学习的神。
03
张静初,她的硬仗
张静初曾说过:
“如果人生是一场无限的游戏,你已经知道结果了,这游戏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现在也不知道我未来会走向哪里。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要不断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探索得越多,未知的边界就越大。我不知道生活最后要把我带向哪里,但是我觉得一定会带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全程看下来,张姐仿佛在打一场属于自己的硬仗。
本以为她是作秀考个研究生刷刷学历,却没想到姐是真的在大洋彼岸当奋斗留子。
惊人的自控力,强大的内驱力,高效的执行力,说干就干的野心,主打的就是全力以赴,为自己转动命运的齿轮。
去年,“韩女精神”,成为无数人的电子鸡血,在各大社媒受到热烈追捧。这两年大家都在模仿韩女的生活方式,但是朋友们,如今我们也有了自己的“中女精神”—— 奋斗留子张静初,中国人自己的“发疯姐”。
希望我们都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坚定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努力,去争取,去坚持,去获得。
保持对未来的野心和信心,不辜负给予自己的期望。
总有一些坚持,会让你在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游向自己的岸!
END
这几年,国漫的成长堪称 “开了挂”—— 就像最近爆火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笑着笑着就让人湿了眼眶。
表面看,是四个籍籍无名的小妖凑成队伍,学着 “取经天团” 的样子打怪升级,用最草根的姿态,硬是在 “西天取经” 的传说里走出了自己的路。可细细咂摸,这何尝不是我们留学党人生副本的真实写照?
一开始,我们或许只是带着点胆怯,想 “逃离原地” 去看看世界。可路走得久了,回头才惊觉,自己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需要庇护的模样 —— 能稳稳护住自己,会细心照顾身边人,更有了底气为值得的人和事发声。
其实啊,无论你来自哪座 “浪浪山”,是哪只不起眼的 “小妖”,所有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的人,说到底,都是这条漫长 “取经路” 上,并肩向前的同行者。
第一关
离开浪浪山——踏出舒适区
电影开头,小猪妖和小蛙妖忍受不了大魔王的责罚,决定逃离浪浪山。那一刻的他们,有一丝慌张,有一丝兴奋,更多是一种“反正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的倔强。留学生们的第一步,何尝不是如此?
浪浪山,就像是我们的“家乡舒适圈”:爸妈的嘘寒问暖,朋友约就能出来的夜宵摊,熟悉的语言,熟悉的空气。直到某一天,真的下定了决心,硬着头皮说一句:“走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小猪妖是逃命,我们是留学,但那种心脏怦怦跳、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一模一样。
第二关
在异乡组一个“怪队友”团
小猪妖在逃亡路上,和小蛙妖一拍即合,又陆续找到了两个小伙伴,组成了假唐僧取经队。虽然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唐僧师徒四人,但一路西行,他们互相照顾、互相打趣,四个性格迥异的小妖组成“草台班子”,堪称“最弱取经天团”:
小猪妖:负责热血上头,出谋划策;
蛤蟆精:负责插科打诨,关键时刻掉链子;
黄鼠狼精:社交达人,专治各种“社恐尴尬症”;
猩猩怪:社恐本恐,但战斗力爆表